要下載執行報告,請點擊這裡

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社交网站和网络分类广告在打击贩卖人口领域的作用,为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追踪和打击人口贩卖活动提出具体对策。

贩卖人口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奴役行为,是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现实。在全球运用传统方式打击人口贩卖行为的同时,人贩子尝试运用在线网络技术去搜罗潜在受害人,并通过网络实现跨地域的人口贩卖和推销。

贩卖人口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奴役行为,是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现实。在全球运用传统方式打击人口贩卖行为的同时,人贩子尝试运用在线网络技术去搜罗潜在受害人,并通过网络实现跨地域的人口贩卖和推销。

当前,网络在线技术在色情贩卖和劳动力贩卖活动中被运用的程度尚不明确,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无显著进展。尽管在Craigslist等分类网站上进行的人口贩卖活动已受到严格监控,但目前学术界对于分类网站和社交网站在人口贩卖活动中的作用鲜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这份研究报告没有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作为网络人口贩卖活动的起因,而是提出了如下问题:网络技术能否发挥杠杆效应,通过提供实时的、可操作的、数据驱动的信息来帮助解救受害人?

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了设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执法部门、学术界及私营部门可以运用数据采集、测绘和高级分析等方式阻止人口贩卖行为、保护受害者、起诉嫌疑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技术和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对公民自由权利造成的潜在影响,比如个人隐私、言论自由等。报告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研究和访谈等方法来了解国内传统人口贩卖行为和网络人口贩卖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报告对如何运用技术和工具来打击人口贩卖、加强执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了初步结论。报告结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指导原则,为打击人口贩卖领域将来的调查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借鉴。

近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因特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2010年,全球因特网用户超过20亿。亿万网民访问社交网站,全美近一半网民使用分类网站。网络科技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显现出来。人贩子利用社交网络、分类网站进行剥削、贩卖、交易等犯罪活动,有的网站可以公开进行,有的网站 是秘密进行。法律案件的证据显示,Craigslist, Backpage和Myspace等颇具影响力的大型网站已被人贩子利用从事人口贩卖活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也同样受到影响。

由于贩卖人口是国际法和国内法明确定义的犯罪行为,因此人贩子通常开展地下活动。这份报告指出,由于网络交易会留下使用者的活动痕迹,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调查犯罪活动、手段和类型。可以通过网上截取的人贩子、性交易者和嫖客的通信信息,为人口贩卖案件的调查工作提供帮助。

截至目前,关于网络技术在贩卖人口活动中作用的研究数据非常有限。联合国毒品犯罪办公室执行主任尤里•费多托夫(Yury Fedotov)说:“我们目前还没有准确地掌握科学技术被滥用的性质及范围,还无法采取有效行动。关于事实或事件的真实信息对制定对策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填补这一信息缺口。”

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传播领导力和政策中心开展这项反人口贩卖调查计划也是为了响应这一弥补信息缺口的号召。这个项目是2010年6月在华盛顿启动的,中心主任杰弗逊•科宛(Geoffrey Cowan)在华盛顿与希拉里国务卿的高级顾问罗斯•亚历克(Alec Ross)及国务院监控与打击人口贩卖办公室主任刘易斯•德巴卡(Luis Cdebaca)大使举行会议之后,共同启动了这一项目。美国国际开发署、司法部、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和联合国等机构的代表与科技界领袖、非政府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一起就如何运用科技打击贩卖人口进行了深入讨论。

这次华盛顿会议讨论了针对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海地和美国的研究计划。目前全球反人口贩卖组织之间并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这激发了我们开展这一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探索。

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院和安纳堡传播学院传播领导力和政策中心合作开发了原型软件,用于调查互联网贩卖人口从事卖淫行为的可疑案件,特别是涉及未成年受害人的国内案件。研究团队运用数据采集、计算机语言、测绘等方式进行高级分析,监控社交网站和分类广告中出现的人口贩卖信息。联邦调查局的反馈意见也是我们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社会应立即采取行动,探索和研究监控、阻止和打击网络人口贩卖的技术和方法。报告为将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以及如何携手打击网络人口贩卖提出了建议。报告认为,政府应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保护受害者,支持打击精通高科技的人贩子的执法行动。同时,报告呼吁私营科技公司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领域的机遇,应通过他们的服务产品和关系网参与到打击贩卖人口的行动中。此外,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界应为打击人口贩卖领域的科技干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这次研究还列举了打击贩卖人口可运用的创新科技,以及科技干预的基本原则:


1、科技干预的最终受益者应是人口贩卖的受害者和获救者。

开发和运用科技技术的指导原则应是,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最大程度减少对受害者的伤害,为他们带来帮助。

开发和运用打击贩卖人口的新手段和新工具的相关人员,应当重视科技作用于复杂社会问题时的潜在风险。我们在受益于这些新技术的同时,应充分考量其潜在风险。

2、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应当通力合作,促进反人口贩卖领域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加强信息共享,协调推进。

反人口贩卖领域的科技干预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打击网络人口贩卖行动需各部门加强协调和沟通,尤其应避免低效率重复劳动,比如,当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已有其他部门或机构在使用,或是现有科技技术能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应该避免重复劳动。私营部门、学术界和科技界是打击贩卖人口领域科技创新、信息共享的宝贵资源。

3、私营科技公司应认识到他们的服务产品或关系网正在被人贩子所使用,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开发打击人口贩卖的新技术、新方法。

目前,社交网站、分类网站及科技公司开发的网络服务正被人贩子广泛利用于国内国际贩卖人口活动。私营科技公司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采取积 极举措参与到打击人口贩卖的行动中。私营部门应通过建立行业行为准则或开发新的技术手段等方式,在打击人口贩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4、打击人口贩卖领域的技术投入和发展应以使用者为中心,并且应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人口贩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旨在完善新技术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应重视使用这些打击贩卖人口新技术的使用者的需求。执法部门、非政府组织、服务提供商和社会公众由于技术素养、层次、语言等因素的差异,对科技技术有着不同的需求。

此外,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提供专业指导、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科技创新和运用应考虑到对人权的影响。

反人口贩卖领域的高科技运用应避免对人权的侵犯,比如隐私权、个人安全和言论自由等。新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在搜集信息的活动中要尊重一切人权,特别是要注意降低追踪和监控等手段对人权的造成干扰和负面影响。(完)